零壓力照顧者 照顧他、關心你,守護每個家人
【撰文/張桓瑋】
【攝影/黃柏超】

失去健康和自我,日子憂鬱怎麼過?

近年來,媒體上陸續出現照顧者帶著久病至親或伴侶,一同走上絕路的新聞;有的是不忍另一半受盡折磨,有的是不堪長期照護壓力。而根據統計,臺灣目前約有一百萬個照顧者,每位平均照顧年數為九‧九九年,每天照顧時數為十三‧五五小時。使我們不禁想問,在鎮日的疲累中,照顧者究竟將多少委屈憋在心頭? 現年四十二歲的Sandy說起一肩扛起擔任照顧者的歷程,不禁連嘆好幾口氣:「我照顧的是丈夫的阿嬤,十年前嫁進去不到半年,曾中風過的阿嬤就因心跳過低被送入醫院,全家族只留我一人在醫院看顧,後來開始斷斷續續好幾年的照顧時光。」誰知孫媳婦兒難為,當照護工作全壓在她身上,難以擺脫的夢魘逐漸展開,「先生必須外出賺錢,很難分擔我的壓力,但其他如公公、叔叔等長輩也都全然不理,所有大小事都交給我負責。」甚至Sandy為照顧行動不便的阿嬤,長時間勞動以致韌帶斷裂,還得忍受親戚們的冷言嘲諷,她不禁在心頭吶喊:「誰能幫幫我……」

錢少事多被質疑,傷身又傷心

「這就是傳統女性照顧者的難為之處。」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(以下簡稱「家總」)發展部主任袁慧文指出,現今臺灣照顧者平均年齡約五十至六十歲,七到八成以女性為主,身分大多為女兒和媳婦,或為高齡伴侶相互照顧;而被照顧對象可能是中風、罹癌的父母或公婆,另也含括失智症及其他精神病患者。據袁慧文所述,一般照顧者面臨的壓力源可歸納為下列幾點:

  1. 經濟負擔過重:

    照顧病患除了基本吃喝開銷,還需其他醫藥花費。很多辭職或提早退休的照顧者一旦沒了收入,同時親友提供的金錢支援若是不足,就很有可能落入經濟困境,造成龐大壓力。

  2. 照護事務繁雜:

    離開職場回家照顧病患,反而更苦、更疲憊。尤其面對身障病人,幫忙攙扶、洗澡、移動身體均勞心費力,執行插管、抽痰等護理動作更是緊張萬分;而長時間與病患共處、接收對方可能有的負面情緒,也讓人不經陷入焦慮,最後積勞成疾、抑鬱成病。

  3. 自我價值低落:

    一般照顧者在家族中相對弱勢,大多是收入少、較無具體貢獻的一員。尤其照顧期間專侍在旁,喪失自己原有的生活,在漫長的日子裡不免會懷疑自我價值,若病人健康持續下滑,照顧者便很容易產生「無用感」。

  4. 不受親友尊重:

    照顧者的辛苦常被親友視而不見。有時人多嘴雜,每個人自顧自地出意見,或不信任照顧者的選擇與專業,進一步糾正他們,反而讓人感到混亂且無所適從。

學修車是要學「真理」,謙虛的赤牛仔說:「像我現在也還在學,每臺新車結構都不一樣,但是懂得車的原理,不管哪種新車出現都能掌握大部分的狀況。」

別讓憂鬱拉警報 適時紓壓4大招

照顧者的生活,彷彿陀螺般旋轉在大小瑣事之間,眼睛盯住病患,耳朵還得接收四面八方的雜訊。久而久之便忘了看看自己、聽聽心底的聲音,對這群人來說,如何「紓壓」也成為了永無止盡的學習,本期告訴大家紓壓四大招,不讓憂鬱找上門!

紓壓撇步1:覺察壓力的存在,走出門善待自己

「適度減壓對照顧者來說非常重要,但難的是人們往往沒有意識到壓力的存在,習慣性一點一滴忍耐,最後等到情緒潰堤,也把自己逼上絕路。」呂旭立基金會諮商心理師范衷慈提醒,要先能察覺壓力,才能進一步處理它:「這就是心理學說的『自我覺察』,像失眠、體力不濟等,都是壓力過大的徵兆。」

針對照顧者對壓力的「無意識」,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呂依真認為,可能是人們太「用力」投入照顧所致:「就像很多陷入經濟困境的照顧者,皆因對病患花錢『無上限』,醫藥、生活用品都要買最好的。但有時大家也應該要承認病人難以好轉的限制,再衡量自身能力規劃支出,最後才不會被『沒錢』壓得喘不過氣來。」

因此盡心看顧病患之餘,人們也要回頭拿鏡子照照自己,最根本善待自我的方式,就是「走出家門」,讓感官接觸新的刺激,而非自我封閉,關起門和病患一再上演情緒角力

「尤其參與機構的紓壓課程與活動,透過和社工、護士和其他照顧者交流,不但心情獲得聆聽,在照護技巧上也能有所精進。此外我也有遇過照顧者積極到社大學電腦、跳舞、烹飪,藉由新的學習肯定自己。」呂依真強調,即便照顧過程分身乏術,也該兼顧生活品質,或許推輪椅帶患者出門走走,利用病患休息時間讀幾本喜歡的書、看齣精采的電影,讓日子不會在同樣幾件事上盤旋而感到乏味。 「當你開始懂得愛自己,內在的自信才能漸漸長出來,面對困難和他人的質疑,也才不會變得軟弱,而能知道如何回應。」呂依真說。

紓壓撇步2:莫急莫慌沉住氣,專業學習好辦事

由於照護工作充斥各種挑戰,即使能申請喘息服務,照顧者本身的專業技術仍嫌不足,因此面對突發狀況不免慌了手腳。有鑑於此,臺北市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提供「照顧技巧到宅指導」服務,執行範圍限於臺北市,照顧者可撥打專線預約(服務專線:02-2739-8737分機11),再由護理師到府評估個案狀況,從旁教授清潔、移位、傷口處理、管路照護等專業技巧,以期能減緩照顧者的負荷。

「我覺得各縣市都應該發展這項服務。許多照顧者都有『出院就沒事了』的迷思,因此忽略醫生、護士提醒的居家護理細節,其實只要用對方法,照顧時可以少了很多壓力。」臺北市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督導方榮平舉例,一個髖關節骨折的老奶奶明明就有三個人同時照顧,卻還是得了褥瘡;有位阿嬤照顧行動不便的老伴,移位時總將他粗魯地拉起身,患者便不小心被磨破皮。為此方榮平強調:「長期臥床的病人為防褥瘡,每兩小時需翻身一次,移位前記得要將患者衣服拉平,避免摩擦皮膚,這些小細節都要注意。」

更多時候,照顧者的「慌」讓自己看不見處事盲點。「像有位照顧者讓爸爸在便盆如廁,但爸爸身體一再往前傾讓小便滴在地上,他要一邊安撫爸爸,又要跑去拿衛生紙,手忙腳亂下壓力就跟著產生。」方榮平點出問題所在:「轉個彎想,其實只要把衛生紙備用在身邊就好啦!」因此她建議每做一件事都該事前準備,把需要的物品集中在一起才好處理;另外藉由居家擺設、動線調整,也能簡化照顧流程。若病患不肯包尿布,帶他去廁所又太費工夫,就放個便盆椅在床邊,問題也就迎刃而解。

因此適時運用「輔具」相當重要,如移位墊、便盆椅、洗頭槽皆是照顧者的好幫手,現在很多輔具廠商都有試用服務,民眾皆可申請試用再從中篩選。「特別是照顧者都習慣彎身做事,這時穿上『護腰』就能防止腰部受傷。」方榮平提醒,照顧者要能自我保護,搬個小板凳來坐或跪著都比彎腰來得好。

【返回5Bobe熟齡入口網首頁】
【完整內容請見《Life Plus熟年誌》2014年12月號】

【加入《熟年誌》粉絲團】